![《[Success]ASRock Z490M Pro4 BIG SUR - OpenCore 0.7.8 Build Hackintosh》](https://www.imacpc.net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2/Z490M-Pro4L1-1024x853.png)
前言
這台機器是社團成員特別從台北特地運送下來到花蓮下來給我處理,由於這台機器是他的主力工作機,幾格全都是玻璃側邊,故不便用宅配運送。這台黑果主機主要還是運用在剪片使用,所以需要系統與引導文件之間整體上的優化,而華擎主機版算是我第三台所接觸的,只知華擎主版俗稱業界的『妖版』,性能強大,藉此是否能夠更加完善,本教學將會留下紀錄!
NOTE 1:
- 避免使用三星 NVMe SSD,因為不兼容 trim ,可能導致啟動時間過長和硬碟壽命縮短。個人推間 WD SN750 和 SN850 系列是對 macOS 相容性非常好。為何不建議使用三星的固態?這裏可以參考GitHub 文件。
NOTE 2:
- 若作為影片剪輯之用,除了需要獨立 GPU之外,10th iGPU (UHD 630)也必須驅動,來達成硬件加速的效能。
- 推薦的 GPU 是:
- AMD RX 400 系列、RX 500 系列、RX 5000 系列、RX 6800、RX 6800 XT、RX 6900 XT。AMD RX 6600 和 6600 XT 僅在 Monterey 12.1 及更新版本中受支持。
- 引導參數 agdpmod = pikera 不需要,Vega 56, Vega 64, and Radeon VII.
- 啟動參數 agdpmod = pikera 針對AMD 5000 和 6000 系列顯卡。
NOTE 3:
- 2022 年 2 月 25 日:製作 OpenCore 0.7.8 EFI 引導文件夾。
Hardware
- CPU:Intel i7-10700k
- MB:Asrock z490m Pro4m
- Ram:Crucial DDR4 2666 16GB x 4
- GPU:Asus DUAL-RX5500XT-O8G-EVO
- SSD:WD BK SN750 1TB NVMe PCIe SSD固態硬碟(WDS100T3X0C)
- Audio:Realtek ALC1200
- Ethernet: Intel I219-V
- BT/WiFi:BCM94360CD FV-T919 or BCM94360CS2 + Adapter M.2 Key E
- EFI:Opencore 0.7.8
- OS:Catane、Big Sur、Monterey
Working
- Sleep/Wake
- Shutdown
- Restart
- Audio/Mic
- Audio HDMI
- Bluetooth
- Filevault
- Wifi
- AirDrop
- USB map
- GPU RX 5500 XT (Use kext or ssdt)
- Messages/FaceTime
- Fake Retina
安裝過程概略:
由於這是 Intel 最新的產品,務必要熟悉以下的步驟來進行安裝macOS。而這些步驟將隨著系統進行安裝過程而展開。在安裝 macOS 時,請不要離開,因為安裝系統時,有可能會出現少量突然電腦重啟或是卡住代碼等情形發生,這點必須要特別注意。
- 透過白果或黑蘋果,從官網下載macOS 映像檔。
- 插入 SanDisk USB 隨身碟,開啟磁碟工具,把U盤格格式化。
- 通過在 BIOS 啟動屏幕按F12並選擇 USB 磁盤,從 USB 安裝磁盤啟動 Hackintosh
- 將出現 OpenCore 引導選擇器。
- 選擇安裝 MacOS並等待 macOS 安裝程序加載並運行。
- 當安裝程序出現時,選擇您的語言,然後運行磁盤工具來格式化內部 macOS SSD。
- 然後在新格式化的 SSD 上開始 macOS 安裝。
- 這開始階段 1,將出現一個進度條,說明X Minutes Remaining。這通常是 5 分鐘。
- macOS 安裝程序將突然重新啟動以開始階段 2。
- 當機器重新啟動時,在 BIOS 啟動畫面按F12並再次選擇 U 盤。
- OpenCore 引導選擇器將再次出現。
- 這次必須選擇內部macOS SSD(應該已經為您自動選擇了)。
- 這從第 2 階段開始,將花費大部分時間。
- 在此階段完成後,系統應正常重啟。
- 當機器重新啟動時,在 BIOS 啟動畫面按F12並再次選擇 U 盤。
- OpenCore 引導選擇器將再次出現。
- 再次選擇內部 macOS SSD 以完成安裝。在MacOS的歡迎屏幕應該會出現。
- 在歡迎過程中,可以:
- 輸入WiFi密碼並登錄WiFi網絡啟用位置服務創建用戶帳戶並設置密碼登錄 iCloud 和 App Store啟用 Siri
- 登錄 macOS 後,將 USB 安裝盤中的 EFI 文件夾複製到 macOS SSD 上的 EFI 分區以使其可啟動。
- 從 macOS 安全彈出 USB 安裝盤。
- 重新啟動並允許系統從內部 macOS SSD 啟動。
- 恭喜,您現在可以正常運行了!
製作 USB macOS 安裝碟
準備一隻 SanDisk USB 16GB 隨身碟,透過以下的製作過程,讓我們自行構建專屬於這台黑果主機引導安裝碟。
製作 USB macOS 安裝碟
準備一隻 SanDisk USB 16GB 隨身碟,透過以下的製作過程,讓我們自行構建專屬於這台黑果主機引導安裝碟。
ㄧ、下載macOS 映像檔
二、磁碟工具+終端機
三、下載基本常用工具程式
四、準備 OpenCore 配置
把 USB 安裝碟退出系統。重新在插入主機上,準備安裝系統。
五、確保硬體配置是否正確組裝。
- 檢查CPU電源插座、顯卡、RAM、固態、M..2等硬體是否有到位。
- 電供瓦特數至少要750W以上,方能穩定供電。
- 如果你使用 Fenvi FV-T919、Fenvi FV-HB1200 或類似的 WiFi/BT PCIe 擴展卡,請將藍牙數據線連接到任一內部 USB 2.0 接口。
- 如果你想使用主板內建的BT/WiFi 網卡,請按照技術講座中的步驟操作。(備註:效能不是很好)
六、設定 UEFI 值
UEFI 設置圖片(指的是BIOS 設定)
UEFI 一但設定好以後,你可以剛剛所設定檔儲存在專案裡,重啟。
七、開始安裝 macOS 系統
以下是我們開始安裝 macOS 的簡易過程。
系統成功安裝以後:
由於 安裝好的 macOS 系統硬碟,目前無法自行開機,因為其 EFI 分區為空。我們必須要把U盤裡的食用工具實用程序,複製到 macOS SSD 上的 Applications 文件夾。
八、將U盤中的EFI文件夾複製到系統硬碟的EFI分區
九、檢查各種系統設備的配置,驗證安裝。
備份備份:
Hackintosh 不是真正的 Macintosh。因為 Apple 不會在 Hackintosh 上測試其操作系統。同時 Apple 也不保證 macOS 可以在今天或明天在 Hackintosh 上運行。相對的。使用白蘋果的用戶,蘋果也不會保證因為你使用他們的產品,因為某種原因,造成數據上的損失而提出賠償。當我們決定構建一台 Hackintosh 時,任何產生所有的數據,都要隨時做好備份的工作。以避免造成數據上、財務上的損失。在進行完整的可引導備份之前,此構建過程不會被視為完成。
- 製作好的引導碟以及引導文件,務必要收好,不要輕易的去修改引導文件任何的參數值。(除非你有能力修改)
- 使用DETA 硬碟備份、NAS等設置等設備。
十、製作完整的可啟動備份。為此所需的組件列在本指南頂部的組件:可啟動備份部分
恭喜,你成功了!歡迎來到Hackintosh。歡迎你加入『我和我的黑蘋果』臉書社團。這裡有豐富資訊可以讓你一起探討黑蘋果的神秘面紗!
技術講座:
根據官方所發布主機板的資料,以下幾點要特別留意:
- 音效卡:內建Realtek® ALC1200晶片
- 網路卡:
- BT/WiFi:Intel® Wi-Fi 6E AX210。
- USB:USB 3.0端口定制。找出確定端口!
Credits
Thanks for your support :) Your help was crucial for my build.